发表时间:2022-12-08
H 男 5岁 因近期哭闹发脾气家人没办法安抚前来咨询
主诉问题
父母把H随身携带的小毯子藏起来后后孩子情绪越来越暴躁,脾气很大,晚上睡觉也很难哄睡。父母一方面担心毯子给孩子后就前功尽弃,一方面又受不了孩子没日没夜的闹腾于是来寻求咨询师帮助。
家庭背景
1、H 的父母常年做生意,经常出差。H2岁断奶后被送到外地的小姨家生活。期间和父母偶尔通视频电话。一个季度父母会去小姨家看望H一次。
2、4岁回到父母身边上幼儿园,一直不怎么哭闹。H有一个小毯子,从出生一直抱着。玩耍吃饭睡觉任何时间都要抱着毯子。毯子很旧有很多破洞,但H不让别人碰自己的毯子也不允许大人把自己的毯子拿去洗。父母不能接受孩子这么不卫生,也担心孩子会变成一个有“恋物癖”的没出息的人,所以决定把毯子藏起来,迫使H改掉依赖毯子的行为。
分析
过渡性客体:
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当孩子不能在需要时找到那个照顾、陪伴他的成人,就会退而求其次,寻找一个“重要他人”的替代物,这个替代物叫做“过渡性客体”。
过渡性客体的作用是当孩子对环境感觉适应不良时,会靠它来帮助自己缓解焦虑和恐惧,通过依恋物来调整情绪,稳定心境。H的毛毯就是这样一个“过渡性客体”。
建议和措施
1、理解和接纳孩子的选择
小孩需要对过渡性客体有绝对的控制权,这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自我力量的进一步加强,儿童会渐渐放弃掉以前的过渡客体。
2、耐心陪伴、慢慢过渡
需要过渡性客体是一个信号,提醒父母陪伴不够。H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因此小毯子才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陪伴,强迫孩子不使用小毯子对他来说是很严重的心理伤害。
3、帮助孩子戒掉这些过渡性客体的前提是孩子和父母建立亲密依恋关系。
只有父母和H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之后,再和H一起制定日常生活的规则,逐渐培养他的界限感,帮助他和周围的人建立关系,才能最终帮助他逐渐脱离小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