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区中心 | 一则关于中学生拒学的案例报告

发表时间:2022-12-08

Z同学 男 12岁 小学七年级,主诉问题是疑似“失恋”困扰和拒学问题


主诉问题

主诉问题是早上起来就有不想上学的念头,头疼,随之不愿意去上学。

来访者在学校里面的人际关系一般感觉自己没有什么朋友,和自己走的近的就是前面的女生,对这个女生的情感比较复杂,最近不愿意上学导致自己情绪不佳的直接原因是在学校里面因为自己的作文得了90分,而那个女生只得了70分,那个女生很生气,说要跟自己绝交。当时来访者就出现了很严重的身体反应,很难受,心里堵得慌,眼睛有点模糊。感觉自己失去了唯一的好朋友。在接下来两周的咨询当中都表现出了不愿意去上学的状态,有时可以去学校,有的时候不可以,如果可以去学校的话需要老师在门口去把他接到教室里才能够坐到教室里,否则就想回家。

在咨询的后两周中反馈在学校时状态会好一些。但是看到那个女生跟别人玩的很好的时候又很难过,同时也很难跟她表达。来访自述影响到了学习,上课有一些听不进去,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状态的原因,还是因为老师上的课的内容比较难。下一周就要期中考试,感觉对考试的没有信心,焦虑情绪也在增加。

 

分析

1. 导致来访有严重的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的主要直接的原因是因为那个女生要跟自己绝交,更深原因是来访的平时成绩很好,很担心大考时自己会考砸。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老师预告了每周都会有考试,这个加深了来访的心理负担。 

2.   家庭因素是因为父母都很关注来访的成绩的结果,虽然很少打骂孩子或者明显的施压,但是会对孩子的高成绩表扬欣赏,让孩子产生一种我只有考好才是有价值的感受。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沟通,尤其是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只能够自己处理,因为跟父母说了也无法得到回应,父母会让他自己处理好。

3.   来访在学习上很优秀,但是人际关系方面却很有限,所以才会特别在意同学,尤其是那个和自己要好的女同学的评价反馈,对人际敏感度高。

   

建议和措施:

1.父母需要提高一些养育认知,把对学习成绩的注意力转移到对孩子的其他方面,比如孩子的社交朋友自信心评价等等,需要就这些方面多进行沟通和交流。

2.孩子在早上起来以后可以做一些放松练习,建立一些对厌学情绪的耐受,切断固有的条件反射的身体反应,转移一下注意力。并且给自己做一些暗示:『我可以难受,我也可以不难受』反复默念。 

3.转变对学习的认知,比如说要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对待结果要顺其自然。当自己产生一个负面的念头的时候,比如『我肯定考不好』的时候要给自己另外讲5句正面的暗示,『我已经尽我所能的去学习了』,『我有能力在考试的当下去应对好试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