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区中心 | 一则关于中学生抑郁的案例报告

发表时间:2022-12-08

B同学 女 12岁 初一 因为做任何事都没有动力前来咨询

 

主诉问题

B同学暑假期间经常长时间用手机玩游戏、看短视频或者和同学聊天。为此和父母发生多次争吵。直到开学前,B的妈妈当着她的面将她的手机摔碎了。自从手机被摔碎之后,B同学就不再提手机的事情。同时,整个人也变得好像安静很多。父母看到B同学不再提手机的事,感觉孩子不再沉迷游戏了,认为是他们的做法起作用了。

但后来B同学慢慢的变得越来越“懒”。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干劲儿,进入初中也不交朋友,每天早上起床困难、自己的个人卫生也不注意、房间邋遢丢三落四、原来的兴趣爱好现在也不碰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家长认为孩子是通过这种方式与家长“消极对抗”逃避责任,于是带B同学前来咨询。

 

家庭背景

B同学为独女,很完美主义

父母较为严厉、注重权威。

 

分析

B同学的“懒”符合抑郁症的一些症状。

抑郁症是以长期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而之所以抑郁症患者看上去特别“懒”是因为抑郁症带来的以下两个特征。

1、意志活动减退,对现在以及今后的生活没有什么期待,十分消极。

2、精力涣散、注意力难以集中,常常半途而废或者无法行动。

实际上他们自己主观上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很容易会自暴自弃。

 

B同学长期心境低落、意志活动减退、起床困难(晨重夜轻)、学习无法专注,已经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而父母误以为孩子是用这样的方式在“对抗”。

 

建议和措施

1、前往医院进行评估诊断;

2、家人改变对B同学的看法,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接纳;

3、经医生评估如有需要可继续进行心理咨询。